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栏目[05/29]
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数据[05/29]
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收稿[05/29]
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投稿[05/29]
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征稿[05/29]
- · 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刊物[05/29]
研究文物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加固修缮应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历史建筑,尤其是文物建筑,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增长,是时代最有力的见证者,但是因为各项因素对其造成了侵蚀,耐久性、安全性会有明显下降,对其进行保护
历史建筑,尤其是文物建筑,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增长,是时代最有力的见证者,但是因为各项因素对其造成了侵蚀,耐久性、安全性会有明显下降,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有较大困难。因此,本文针对文物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加固修缮应用做出了详细分析。
文物建筑,在建造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抗震等情况,结构体系有一定的不合理性,加之墙体材料强度不足,所以墙体并没有理想的抗震承载力。所以,针对文物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加固修缮工作,需要基于建筑检测鉴定的前提下开展。其中,湖南有着众多的古建筑,很多都是砌体结构,本文针对湖南文物建筑中砌体结构的加固修缮应用,给出了如下分析。
一、砌体结构加固技术分析
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种,其一为直接加固法,其二为间接加固法。间接加固法,具体来说便是借助对传力路径的改变,在已有的结构当中将承重构件增加,可以使原构件承担的荷载有所减轻。该项方式有理想的加工效果,施工也非常方便和简单,但是新增加的构件会使之前的建筑造型有所改变,所以在文物建筑加工当中并不适用;直接加固法,具体来说便是借助加固的形式,针对砌体结构的水平和横向承重构件连接实施加固,可以使其承载力有相应的提升,完善刚度等力学性能。该项方法的应用,并不会对原有造型做出改变,与加固文物当中的“修旧如旧”原则非常相符,所以在各类加固修缮工程当中,有着广泛的应用。一般情况下,对于直接加固法的应用主要分为几种:(1)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;(2)钢筋水泥砂浆面层加固;(3)粘接碳纤维布加固;(4)注浆加固;(5)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等等。
二、案例分析
某建筑为湖南古建筑,对其进行现场勘查和鉴定之后发现,该建筑墙体有饱满的灰缝,砌筑用砖的强度评定为mu7.4级,推定的墙体砂浆强度低于1.0MPA。在检查该建筑外观损坏的构件时发现,最明显的损伤检验结果为,很多楼板有渗漏情况,板底抹灰层发生脱落以及起皮。大部分墙体表面抹灰出现斜向开裂问题,小部分外墙的开裂现象为竖向不规则。结合房屋鉴定计算的最终结果:(1)一层部分墙体承载力明显不足;(2)二层外墙承载力明显不足,需针对这一建筑物实施加固,具体为加固上部承重墙体以及楼面板,并修缮墙体存在的裂缝。
1.加固修缮的原则以及目标。对于该建筑砌体结构进行的加固修缮工作,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,使其在对正常使用要求给予满足的基础之上,完成加固设计和目标。其中,不可对建筑物平面、外立面有所改变。对其开展必要的加工处理:(1)需要对建筑具有的历史性充分尊重,不可对其产生过多的干预,又要确保其原始样貌不被改变。(2)要将抗震设计思想融入其中,进而开展合理的加固设计,同时将次要构件的构造措施合理放宽。(3)主要承重构件十分关键,所以要开展修复性补强。
2.处理墙面裂缝。针对该建筑墙面出现的裂缝问题,应用的修缮方式为填缝密封修补法,裂缝如果没有较大的宽度,需要先清理干净裂缝,之后在砖缝当中填入掺有水泥砂浆或改性环氧树脂的水泥。如果存在的裂缝有较大的宽度,需要先在与裂缝相交的灰缝当中将细直径钢筋嵌入,之后再借助水泥砂浆对缝隙进行填充,可以使其连接性能有所增加。
3.墙体加固。针对古建筑的修缮加固,不允许对其进行大拆或者大改,其中可应用面层加固法,对其进行加固,并不会对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,能使原结构具备的抗震性能和整体性能有所提升。如图一所示。该项方法的施工非常便捷,有广泛的适用性,在完成加固工作之后,构件力学性能会有明显的提升,但是完成加固之后的建筑使用净空间会有相应的减少。结合加固后外观提出的不同需求和要求,建筑内墙对双面加固进行使用,外墙则对单面加固进行使用,加固厚度具体为35-40mm。
图一:面层加固法
针对双面砂浆面层加固法的应用,在楼板处对搭接钢筋进行设置,可以使上下两层砂浆面层当中的竖向钢筋得到连接。面层在底部区域对基础进行设置,竖向钢筋埋设在基础中时,需要对规范锚固要求给予满足。针对单项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应用,可对钢筋网片连接原墙体的牢固性给予保障。钢筋网片对L型锚筋锚固进行了使用,并且在钢筋网片四周对锚筋、拉结筋设置,可以与楼板完成更加牢固的连接。砂浆面层当中,水平筋在门窗洞口处需要对L 型锚筋锚入墙体进行使用,锚固的长度要充分符合规范以及要求。
文章来源: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 网址: http://www.wwjdyjs.cn/qikandaodu/2021/0617/701.html